怎麼有勇氣 讓孩子在家自學的?

怎麼有勇氣 讓孩子在家自學的?

每當大家發現我們是自學生,很多人會問我們:

哪來的勇氣決定跳出體制教育?


今天跟大家分享勇氣這件事:
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--賽勒 (Richard Thaler)

提出的 【禀赋效應】(Endowment Effect)


人類的大腦常

【過度誇大】失去眼前一切的痛苦

【低估】改變後可能帶來的快樂


這是為何很多人每天喊著要離職,

卻始終留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原因。



人是慣性的動物,

最不喜歡的就是改變,


即使你明知道,

一個小改變可以讓你的未來更好。


因為人類總是把預期的損失,

看得比預期的收穫還重,

導致人們較習慣性選擇「一動不如一靜」

最後選擇原地踏步。



所以,

哪來的勇氣決定跳出體制教育?


我想,答案會是:

從我們不停學習新的認知以後得來。

也從我們自身執行過的改變驗證。


2019年,老姜從補教業退出,自行推廣共學課程,

而我29歲那年,從副理職位退下後自行創業,


我們每次的改變,

在外人眼裡都是打掉重練,


但對我們來說,

這些決定卻是跟孩子後來選擇自學的道理一樣,

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而走的路。


所以,希望也分享給大家,我們的親身驗證。

無論妳是想要轉換跑道,還是轉自學,


害怕改變 

就是在扼殺成長的機會。


嘗試新的事物有他的不確定性,

但人只能從這樣的不確定性中獲得成長。


寶寶若不想嘗試踏出第一步。

必然學不會走路。


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,

絕對不是讓自身能力成長的方式。



在家自學生與一般體制內的孩子

最不一樣的地方是:


轉自學的人知道

改變是必然的。


轉換需經歷不同的取捨條件。

例如:無法再每天見到妳喜歡的同學,

無法參與某些活動等。


這個過程,可謂五味雜陳。

但也就是這個過程練就強大的心智。


轉變的過程中,只要父母陪伴引導,

孩子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去面對新的人生。



轉自學生從小就理解

改變會有陣痛期,

但後面能收割更甜美的收穫。


他們從小就能看見改變帶來的極大好處。

學會顛覆【禀赋效應】的錯覺,

理性的判斷並理解

【改變】永遠是為了更好的未來而進行。


從小學會執行改變。

只要能讓自己更好,是自己想做的,

那就去做。



身為外國臉孔,在台灣本來就遇到很多挑戰,

再加上總是選擇與眾不同的方式做事,

人生就是一直在努力解決問題與適應改變。


經歷這麼多年以後,

現在外面任何人事物想來影響我們四個人,

是非常困難的。


因為我們早已練就不被動搖的決心。


堅持自己的原則

做自己認為對的事。


共勉之❤️